大面积借考+核酸阳性考生考场考卷大量临时调整不容错应对诸多史无前例迎战史上最难 “研考”这份“答卷”令人动容!
2022年12月26日下午14时30分,伴随着892名设计学类(部分专业)考生的收卷铃声响起,2023年研究生考试顺利结束回望组织筹备的全过程市招考办负责人芦冬花说:特别复杂!这是我们首次面临着多位核酸阳性考生的备考,这是教育部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大面积借考,这是招考办首次面临着考前两天重新编排考场、考前一天大规模抽取分装试卷……。
迎战这些史无前例,市、区两级招考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辽宁省2023年研考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要求,精心组织筹备,克服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守住了阵地,守护了广大考生的安全和梦想,也交出了一份特殊又圆满的研考工作答卷!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做好保障今年大连市研考考生38960人,设8个考区,60个考点在连24所高校,有11所公办高校设立了13个考点(含2个分校),19771名应届毕业生在本校考试;有13所高校(民办高校为主)不设置考点,其6990名应届毕业生和12199名往届生在各考区标准化考点考试。
今年研考面临的首要困难是第一次全面遭遇疫情,为确保实现“应考尽考、平安研考”工作目标,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胡玉亭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绍旺专门听取汇报并批示。
市教育局多次召开调度会、培训会,全市教育招考战线、在连高校、各考点学校克服减员严重人手少、时间紧迫任务重的困难,全力做好组考防疫工作和考生服务保障两级招考办成员单位现场办公、协调联动,护航研考全国范围借考。
调整试卷紧张有序2022年12月6日晚,教育部发布考生可重新调整考试地点,就近借考我市在外省借考687名考生,其857份自命题试卷由考区招考办从各考场抽出,交市招考办汇总送省招考办,省招考办再送至郑州;在我市借考1248名考生,其1542份自命题试卷由省招考办从郑州领取后再发给大连,各考区招考办再分到各考场。
为确保所有调配试卷无一差错,我市各考区招考办全体人员全都吃住在办公室,他们加班加点地进行抽检分装12月15日早7点,市招考办安排专人专车,自备泡面等方便食品,按时、准确将687名借出考生调配试卷按时送达省招考办。
市区招考办分批拿到在我市借考学生的试卷后,马不停蹄进行分发——12月23日(考试前夜)晚9点半,随着最后1份自命题试卷运抵甘井子区考区保密室,在我市借考考生自命题试卷全部到位核酸应检尽检重编考场一类一策。
按全省统一要求,研考考生须于2022年12月21日当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为方便广大考生,我市在域内12个行政区(含4个不设考点的行政区)、有应届毕业生参加研考的24所在连高校,分别独立专设核酸检测点,为全体考生免费提供“单人单管”检测。
市卫健委统筹全市核酸检测机构,于22日凌晨全部出具检测结果按全省统一部署,招考办根据核酸检测结果连夜重新编排部分考生考场为避免考生走错考点,重编后考生仍在原考点考试,但考场座位等信息会调整变化为尽可能避免考生交叉感染,全市60个考点科学划定考试区域和专用通道,按照“一类一策”组考模式,分类设置常规考场、隔离考场、应急考场。
各考点安排专人对考场进行全面消杀,对卫生间、楼梯间等公共区域以及门把手等接触频繁的部位进行清洁和消毒
正值疫情发展的上升阶段,很多学校、考试机构、各单位的工作人员感染了新冠病毒,但依然带病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大战在即,各考区教育局、招考办和许多高校向党员干部发出倡议,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骨干教师积极响应,主动承担考务组织和监考任务。
芦冬花说——不少考务人员提前两周就睡在办公室,躺沙发、拼椅子,有蜷身之地就可以,有的同志爱人做手术了,也没有到医院和家里看上一眼,还有许多同志的父母、爱人、孩子感染病毒,他们回家匆匆看过一眼后又返回岗位……大家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刻骨铭心!
考试那天,在大连市国家教育考试指挥中心的监控大屏幕看到,一位位身穿防护服的监考教师在隔离考场认真坚守考前,接到这项特殊的任务后,没有人后退,1000多位隔离考场“大白”监考教师义无反顾地陪伴那些素不相识却执着于梦想的考生们共同闯关!。
试卷重新抽取分装3万份无一差错研究生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中考务管理最复杂的考试,考生一般会考四科,前两科是国家公共课,后两科多是高校自命题在考试编排上,第一天的国家公共课试卷相同,但第二天的自命题考试就不一样了——各高校提前将密封试卷通过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