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当今,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近年的调查表明,10至19岁以下的上网人员占总上网人员的26%,超过了四分之一;而各类学生占总上网人数的29.9%在这个信息时代,要求青少年与互联网绝缘,是一件既没必要也不可能的事。

关键是家长、学校、社会各方面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互联网,合理使用互联网,让互联网成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让青少年在信息时代和网络环境中健康成长那么,怎样才是正确、合理地使用互联网呢?

一、依法有序而不违规我们把目前的时代称为信息时代,由于互联网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所以有时候也叫做互联网时代但不要忘记,现代社会也是一个法治时代,只要参与社会活动,就要遵纪守法,上网也不例外由于上网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使用自己注册的网名,绝大多数情况下,从网名上难以知道这个网名背后真正的那个人是谁,于是有极少数人就动了邪念,利用网络做一些违法的事。

2012年4月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出倡议:希望广大网民积极支持互联网企业抵制网络谣言的行动,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助长谣言的流传、蔓延,做网络健康环境的维护者互联网是没有国界的,但是国家是有法律的,不能因为在网上披上了马甲,就以为做了违法的事不会被发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青少年正处于求知欲非常强烈的时期,对各种新生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同时也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然而,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原因,对于什么样的网上行为是合法,什么样的网上行为是违法,可能还有模糊认识,对于普通上网行为和涉嫌违法的上网行为之间的界限可能不是很清楚。

在这里,建议青少年学生们在上网的时候,抽时间搜索一下互联网法规,仔细看看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如果对法规的理解有困难可以向老师、向家长请教,当然也可以向民警咨询二、文明交流而不低俗互联网不但是信息来源,也是文明的成果,当青少年在享受人类文明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也要用文明的方式去参与网上活动。

早在2001年,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向社会公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之所以上面七个部委联合发出这样的倡议,就是因为有少数青少年在上网的时候浏览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在与网友交流时不文明、不诚信、不负责任。

这些时常出现的不文明内容和少数网友不文明的行为,污染了网络环境,破坏了互联网纯洁、健康的氛围互联网是全人类文明的成果,这些成果需要大家一起去珍惜爱护由于历史和文化不同,在少数网站上会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也有极少数违法犯罪人员通过互联网传播违法信息,多年来,公安机关从未停止过对这类违法行为的打击。

原创文章,作者:金擘教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beijinbo.com/wljy/1408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